张维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帝国再起,张维卿,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定国、刘文秀率领的讨逆大军一片愁云惨淡士气亦是不免出现了低落。这是兵力上的巨大差距孙可望大军十八万李定国和刘文秀则只有六万虽说比之历史上的那三万的数字已经高出去一倍了但却仍只是对面的三分之一罢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用一个再简单的数学题三倍的差距也就是意味着一个明军要杀三个叛军以上的叛军才能取胜。当然战争并不是这么算的可问题在于哪怕不知道具体数字甚至不知道大概数字讨逆的明军将士们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会产生类似的计较这便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军心的浮动。
军心如斯李定国和刘文秀一边安营扎寨一边试图抚平军心振奋士气忙得不亦乐乎。相较之下十里之外的孙可望亦是得到了讨逆军的大致情况当着白文选、马惟兴、张胜等一应将帅的面下令将双方的兵力对比通报全军进一步的振奋士气。
“此一战便要定了乾坤!”
原本有消息指出李定国在广东得陈凯助力广州一战兵员有所损失但也得到了补充。随后瓜分了尚耿二藩的积蓄陈凯的制造局又打造了大批的兵器送到军前孙可望一度还高估了李定国的实力。现在看来却还是李定国在军事成就上的积威所致双方的差距只比他预估的要更大而非是更小。
众将闻言亦是提前恭贺了孙可望的胜券在握。不过李定国毕竟是李定国孙可望不敢有丝毫的小视仍旧是沉下心来按部就班的为决战做着准备工作。
十五日的安营扎寨十六、十七两天双方的探马你来我往便在这十里的区间上演了决战前的开胃菜。
九月十八的傍晚孙可望与作为临敌总指挥的白文选商议着部署更是传来了张胜、武大定等将帅。
“张帅你可率领武大定等将选铁骑七千连夜走小路至昆明暗袭。城中有王尚礼、龚彝等人皆是心向于我可为内应。你等攻入昆明城李定国和刘文秀知道根本之地已失必然仓皇退兵我则率部在后掩杀。功成之日你等便是第一等的大功!”
“末将等遵命。”
既是连夜出发张胜、武大定等人便连忙启程。这边孙可望则写了书信派人送到李定国军前。内容自然并非是重归于好哪怕是如是说了也没人会信的。倒是约定了决战的时间扬言要堂堂正正的击败他们这些叛徒。
“今天是九月十八约定九月二十一决战。三天的时间张胜、武大定他们就算是爬也该爬到了。”
“国主已有妙计微臣自当严格执行。这便去巡视众将及前沿各营以免出了纰漏坏了国主的大事。”
“如此也好。”
说起来白文选原本在大西军入川建制是为前军府都督便是孙可望的部下。后来大西军转进云南孙可望有中军都督兼御营提督王尚礼、前军都督白文选、水军都督王自奇以及在艾能奇死后统领其部的冯双礼等大将的支持由此才能在实力上压服了李定国和刘文秀。
这些年来白文选始终是为其统领驾前军最是一个亲信。唯独是安龙一事上白文选处置失当使得永历帝为李定国劫走一度失了宠信。不过长久以来的信任外加上白文选素来人缘极好众将、各官们不断地为其说清到了这一遭孙可望便又一次用他为前敌指挥亦是有着使过不使功的心思。
“冯双礼、马进忠都已经封王了现在你也心急了吧。”
看着白文选匆匆离去的身影孙可望不由的便是嘴角轻扬。说起来麾下大将之中王尚礼、王自奇都陷在了云南他亦是有留二人做内应的心思。大军出征贵阳必须有人留守这前敌指挥之责无非就是在白文选和冯双礼二人之间而已。至于马进忠、马惟兴等将多是归附其麾下的旧明军将帅他并不太放心这些家伙的能力甚至就连冯双礼都曾是李定国的手下败将所以这一次的任命亦不乏有不得不如此的现实在。
“交水这里有十七万大军已是稳妥了。只等着张胜、武大定他们的奇袭成功便可一战抵定全局。只可惜王自奇前些时候醉酒误杀李定国部将带着部队逃到了永昌府这一次是指望不上了。不过这么大的优势也不差他那万余兵马。”
李定国的回书很快就到了确定了九月二十一的决战日期并且最后对其进行了一次劝说。只是对此胜券在握的孙可望更是毫无兴趣的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起了该当如何处置李定国和刘文秀这二人。至于永历帝处置之前总要先把禅让的手续做全套了也算是九五至尊的身份最后一次护佑了一回。
重新夺占云南、禅让、称帝随后亲率大军攻入湖广解决掉尸位素餐的洪承畴进而顺流而下重新将楸枰三局做下去。如此北方的清廷便不足为虑了当年张献忠未尽的事业他也可以一鼓作气的完成。
这一夜孙可望想了很多甚至很多畅想都是他早前没有想到过的这一次借着即将到来的大捷亦是打开了思路。
与此同时作为前敌指挥的白文选理所当然的也没有闲下来。先是巡视了一番本部的营寨随后便赶去了马惟兴的大营。从马惟兴的营寨出来夜已经深了但白文选却仍旧没有回营休息一如他对孙可望所言的那般亲自到最前沿去巡视甚至还进一步的出了前沿的营寨行了很远不可谓不是一个殚精竭虑。
然而第二天天还没亮确切的说是白文选刚刚躺下原本已经约定了九月二十一决战的李定国和刘文秀却突然开营出战。前沿的探马得到消息连忙将这一变故告知了孙可望和白文选而二人亦是连忙应战双方不断逼近最终在交水的三岔口将战事推向了最高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