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觉派小说,民国大文豪,薪越,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子轩在穿越之后,逐渐发现了一个在后世会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后世的语文课本实在是太过强大了。

课本里的文章囊括了古今中外诸多散文、小说和诗歌,而且大部分都是名篇。

加上课外导读的部分,他都惊讶于自己的阅读量。

但当时上课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学习的都是文学的精华,反而不怎么喜欢,觉得枯燥。

或许和老师总是讲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有关,什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什么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

一个中学生懂得这些么?喜欢听这些么?

林子轩并不是想批判语文教学的方式,而是觉得语文应该讲述文字的美妙,而不是分成一段段的讲解或许连原作者都不知道深刻含义。

当然,真要是那么讲,中学生可能还是听不懂。

总之,穿越之后的林子轩意识到语文课本这种大杀器,给他提供了众多作家的作品。

虽然有些文章只是节选,但没关系,他只要知道大概的情节设定就好了,他有庞大的写手团做后盾,完全可以进行二次创作。

他想要郑重的提醒以后的穿越者,穿越带着语文课本就好了,那种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伊豆的舞女》是高中一年级的读物,它是川端康城早期的作品。

充分体现了川端式的“佛典”文学特征,由于受佛教宇宙观的影响,川端康城的人生理想显得既气势恢宏,又虚无缥缈。

小说通过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其间对一位14岁的舞女产生了一种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

小说带有日本文学的典型特征,刻意的精致,淡淡的哀伤和朦胧的意境。

这是林子轩在后世的课外读物中看到的解说文字,其中还有对川端康城生平的简单介绍。

川端康城出生于189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

所谓新感觉派是日本2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1920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社会上蔓延着一种虚无和绝望的思想,以及西方贪图瞬间快乐的风气。

新感觉派认为,人们要以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

他们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现实,他们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

新感觉派传入中国,在20年代的上海风靡一时。

这类小说大多取材于大都市的病态生活,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都市男女的堕落与放纵、寂寞与空虚。

非常适合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氛围,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在后世,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叫做莫严,他的《透明的红萝卜》以构思的奇特、感觉化、体验化的叙事方法和空灵的意境震动了文坛。

在西方文坛,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在日本,意识流加上日本特有的唯美主义就成了新感觉派。

中国作家则力图兼容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她们都打上门了,你管这个叫模拟器?!

破月来

谢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

繁喜

和女友的游戏岁月

吃奶的野猪

强欢成爱

提莫

好色婶子

耕田的牛

极品小中医

放纵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