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联合国,民国大文豪,薪越,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子轩和丁闻江联合署名的文章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他们大多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少国学研究者也表示支持,愿意出力。

但在社会上反响并不热烈,民众对文物的概念相当模糊,他们不认为文物能值什么钱,经文书卷还不如大洋在手里安稳。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活命已经不错了,谁还管那些文物啊!

即便林子轩写的《莫高窟》再煽情,把敦煌文化说的再精彩,也只能在学术圈子里引起反响,读者并不怎么感兴趣。

有些读者看了之后心有所感,痛骂几句,也做不了什么。

现实就是如此,国家衰弱,强盗欺凌。

圆明园都被抢掠一空了,莫高窟还能比圆明园重要,外国人想抢,那也没办法阻拦。

这是普通读者的想法。

林子轩提出的敦煌文化在史学家那里得到了回应,一些学者准备到莫高窟考察来判断莫高窟内文化的价值。

敦煌文化从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开始,已经过去了26年。

在这26年间,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外国探险队捆载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

1909年,清廷学部获悉敦煌石室文物流散消息后,电令甘肃藩司将剩余经卷运京保管,等运到京城只剩下八千多卷,随后保存于京师图书馆。

除了经卷和文物,敦煌最有价值的便是洞窟内的壁画了。

有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然而,这些壁画在这段时期同样惨遭损毁。

1921年,在苏俄国内战争中失败的数百名白匪军逃窜到莫高窟,他们在壁画上任意涂抹、刻画,并在洞窟内烧炕做饭,致使大批壁画被火燎烟熏。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到莫高窟盗剥了大面积的壁画。并掠走彩塑。

林子轩在文章中提出了保护敦煌文化的倡议,得到了国学界的支持。

其中以清华研究院导师陈寅格最为热心,他写文章支持林子轩提出的把敦煌文化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也就是“敦煌学”。

他认真研究了京师图书馆所藏的八千余卷敦煌写本。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研究价值。

即摩尼教经、唐代史事、佛教文义、小说文学史、佛教故事、唐代诗歌之佚文、古语言文字、佛经旧译别本、学术之考证等。

他认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

并感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林子轩成为第一个提出“敦煌学”这个概念的人,陈寅格对此做出了界定和补充。

不过林子轩自己知道,和讲解《红楼梦》一样。他只是按照后世的观点照本宣科,陈寅格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

所以,他写信给陈寅格,不敢居功,并盛赞了那些研究敦煌文化的学者。

比如中国考古学家罗震玉可以说是敦煌学的奠基人,正是他上书清政府把莫高窟残存的经卷运送到京城保存。

他早在1909年就发表了《敦煌石室书目及其发现之原始》和《莫高窟石室秘录》。

在后世,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二十世纪的三大显学分别是红学,甲骨学和敦煌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她们都打上门了,你管这个叫模拟器?!

破月来

谢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

繁喜

和女友的游戏岁月

吃奶的野猪

强欢成爱

提莫

好色婶子

耕田的牛

极品小中医

放纵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