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小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二章 战争的背后,大汉时代周刊,喝口小酒,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汉时代周刊 !
中郎将到访魏其候府,让解忧以为这是赵启明正式的提亲。
但其实真正的提亲要等完成了“纳彩”之后的“问名”,确定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没有相克的迹象,这时男方才会带着聘书和彩礼,正式来女方家中求亲。
尽管赵启明和解忧早就婚约,但是为了显示对女方的重视,东乡侯府务必按部就班,按规矩办事。甚至就连作为媒人的中郎将,在纳彩时是严格遵守“六礼”,不能有任何的改动。
对赵启明来说,从纳彩到迎接,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在他那个年代,男女双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只要丈母娘确定你有房有车,而你又刚好能相信自己的未婚妻没有怀上别人的孩子,那么你们很快就能走入婚姻的坟墓。
但是在公元前的社会,严格遵守“六礼”的结果,别说是正式提亲的“纳吉”了,就算是完成了纳彩之后的“问名”,就已经让东乡侯府从初夏等到夏末。
老实说,赵启明对自己的亲事并不怎么感兴趣,更谈不上有任何的积极性。再加上按照乡俗,他现在还不用去魏其候府,所以在中郎将为他操办婚事的视乎,他正在家照顾着东乡亭的秋收。
正如钱管家去年在秋收时的许愿,今年的关中大地风调雨顺,再次迎来丰收。
承蒙老天保佑,东乡亭的小麦长势良好,麦穗饱满且挺拔,练成金黄一片。不管你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农民,还是趁着周末出来游玩的城里人,看到这小麦金黄的景象,都会为之欢喜。这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历经数千年农业文明,通过基因传递到你身上的情感。对粮食和丰收的情感。
此时的夏天还没有完全结束,头顶的骄阳依旧,麦田里的庄稼人没有任何抱怨,每张脸都满是节日般的喜庆。尽管东乡亭的村民已经过山的富足的生活,但粮食仍然是他们的根本。
只是如果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东乡亭今年的收麦,没有往年热闹。这具体反应在收割小麦的村民中以老弱妇孺居多,年轻的劳力相对来说已经不是收割小麦的主力。
“侯府的护卫都来了吧?”赵启明坐在麦田边的草棚里,晃着扇子朝钱管家问,表情多少有些忧虑。这自然是因为今年收麦时,劳动力明显不足的情况所致。
钱管家也有些忧虑的样子,朝赵启明答道:“能来的都已经来了,别说是护卫,就算是厨房的老妈子只要有劳力,都已经在田里帮忙了,可即便如此也还是人手不够。”
赵启明点头,他的确看到了张婶。
准确的说,是包括厨房的老妈子在内,侯府的护卫和扫地僧都来了,除此之外能用上的也就只剩下侯府那些丫鬟。可这些细皮嫩肉的大姑娘,平时端茶倒水可以,让她们拿着镰刀收麦,她们还真不会,所以这会儿正在麦田的边上准备茶水和午饭,同样忙的不亦乐乎。
“我还真没想到,今年会是这样的情况。”赵启明有些后知后觉自责:“要是早知如此,就应该去外面请劳力,哪怕多花点钱,也要尽快把麦子收完。”
“现在整个长安城都没有多余的劳力。”钱管家有些感慨的说道:“往年收麦的时候,都有岐山等地帮人收麦的‘麦客’,往年都要自己去找老雇主老东家,今年还没到秋收就已经被请走了,现在的劳力还真是不好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