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5 退居其次,刘备的日常,熏香如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国相位同太守,食俸二千石。且此位万众瞩目,若坦然授之,恐遭非议。不如,退而求其次。”乃王傅出声。

“如此,或可为长史。”蓟都尹娄圭言道。

“国相长史,不过六百石俸,太少。”王太妃不许。

“回禀王太妃。诸侯国相乃朝廷任命。若无国相,可暂置长史,代理国政。俸禄酌情升为千石,亦无可厚非。”娄圭再答。

“无国相只设长史。”王太妃这便领悟其语中深意。如此,既手握一国之政,又可免僭越之嫌。毕竟,一国之相,需朝廷任命,诸侯王无权自行授予他人。

“何不为郎中令,暂理国政。”王傅便又进言。

诸侯王宫,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主王宫大夫、郎等属官。王宫属官,诸侯王当可决断。再令其暂理国政,当可免僭越之嫌。

“如此,甚好。”王太妃点头应允。

蓟国亦是诸侯。却将国中属臣,派往邻国。暂领一国之政。

辛氏二杰,虽不置一语,却心生狂澜。

再联想。黄巾逆乱初,便避难蓟国六国馆中的冀州诸侯王。其中关窍,昭然若揭。六国与蓟国,必然关系密切。至于亲密到何种程度,非肱股重臣而不可知也。

待群臣商议完毕,王太妃遂隔帘问道:“二位可愿暂领郎中令一职,为中山王、河间王分忧?”

辛氏二杰齐声下拜:“臣,领命。”

“既如此。待下朝,便与右丞同往紫渊六国馆,拜见二王,即日赴任。”王太妃言道。

“喏!”二人这便退入侧室,等候右国相到来。

宫女奉上香茗糕饼,便纷纷退下。待中只剩二人静坐,辛毗这便开口:“敢问兄长。你我兄弟,如今可是蓟国之臣?”

“然也。”辛评轻轻点头。

“既是蓟王属臣,因何派往邻国?”辛毗再问。

辛评答曰:“王上与诸王,皆汉室宗亲。国难当头,互相扶持,亦是国之常理,人之常情。”

“王上意欲何为?”辛毗终于问出心声。

“且看你我麾下属吏,来自哪里。”辛评一语中的。

辛毗点头到:“弟,亦如此想。”

今日逢小朝会,诸事不多。不到日中,便已散朝。

右国相耿雍入侧室,与二人相见。同乘御赐马车,入相府午宴。

宾主落座,辛氏兄弟举杯相敬。耿雍亦回敬。落杯后,耿雍这便言道:“恰逢多事之秋,道路断绝。诸王屡次上疏,求问国事。皆石沉大海。尚书令言,‘郎官捉襟见肘,自用尚且不足,如何外派藩国’。”

秦汉之初,郎官属郎中令,武帝时改属光禄勋。员额不定,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初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充任。后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

两汉郎官,常有出任地方长吏之机。被时人视为出仕之重要途径。

诸如贾诩、荀攸,皆曾为郎。却也皆弃官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日领主

想枕头的瞌睡

摄政王谋取太子妃

欣玫

天作不合

漫漫步归

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文苑舒兰

买个相公好种田

夕夕羊

龙潜都市

气欲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