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闻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章 挽歌,子歌纪,陌路闻笛,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子歌纪 !
熹微晨光,穿堂入室,洒在遍落桂花的前廊下。九月金桂将尽,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余香如故。
私塾堂中此时已是人头济济,晨起的童生端坐于席间,手持书卷,摇头晃脑地随着先生读书,稚嫩的声音回荡于堂中。
翻到《唐风·无衣》时,谢允的声音微微一顿,神色有变。他轻轻叹了口气,将书卷交予了身旁的学生,自己则负手立于窗前,再不发一言。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斯人已逝,睹物伤怀,景虽依旧,心中之恨却再难平复……
谢允双手握拳,一时悲从中来。
那日中秋事变,他身在异地,闻讯赶回绫罗城时,春风十里已成一片焦土。他上报官府,差役前来调查,却说是堂中烛火过旺所致,实在可笑。乐坊在赵月笙的管治下,一向是谨慎用火,人走烛灭,更何况,当时林宛也尚在坊中,又怎会让此等事情发生?
林宛……
想起这个名字,他痛苦地皱起眉,眼里隐隐有了泪光。
昔年城中初见,她着青绿布裙,素面朝天,携着年幼的子歌,款款经过门前,冲他似有若无地一笑。
“幼女无知,惊扰了先生,还望见谅。”
饱读诗书的他,一时间竟讷讷不成言。
十年光阴,未曾磨灭那一刻的惊艳。即使后来频频往来,相处时日渐长,他的心境却一如初见。在她面前,他便是那目不识丁的莽夫,只能微笑称诺。她代杨后之命统掌青鸾报,他便时时提点,尽力相助;她不愿子歌入私塾读书,他便携谢邈去乐坊,教子歌读书识字;她素来体弱多病,他便四处寻医问药,再旁若无事地送到乐坊中,托月笙煎给她服用……
一晃十年已逝,他本想远远守着她,安伴终老,却没料到造化弄人,她竟比自己先行一步。
十年……再过十年,生死两茫茫,黄泉之下,她可还会等他?
那日葬礼时,只有寥寥数人送别。坟茔藏在谢氏宗祠附近的一处山丘上,俯瞰琴川,景致开阔。因她身份特殊,曾被官府悬赏,就连碑上也只是有姓无名。他陪子歌在山上跪了一夜,方挥泪离去。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冰清玉洁如她,本不该埋没至此。身为南诏巫族之后,却只能埋骨他乡,做异国幽魂,想到此处,他总是痛彻心扉。
早课此时已近尾声,学生们见谢允并未出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那名领读的童子战战兢兢地上前,却发现谢允已是泪湿青衣。
“散去罢。”
他哑声说道,挥了挥手。童子得令,便都鱼贯而出,在廊下肆意打闹,一时笑声阵阵,独留他一人在屋中,茕茕孑立,喟然叹息。
如今林宛一去,子歌又已成年,杨氏一族的命脉,便悉数握在她手中。谢允起初非常担心,她性子虽如男儿,却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怕一时难以承受如此重担。但她经此变故之后,半月之间,像是脱胎换骨般,性格大变,待人接物,皆更稳重。
那只栩栩如生的杨氏金凤,将她的如缎长发簪起,也仿佛敛去了她的少女心事,一夕成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