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丫丫有点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楔子(1),空间之伪嫡女的发家史,丫丫有点闲,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康帝同意与郑玉巧大婚,立郑玉巧为后;慈宁太后和郑家同意乾康帝提拔余姚县县令刘自强为杭州知府,封其女刘若瑶为昭仪,乾康帝大婚之后便让刘若瑶进宫。
但慈宁太后和郑家在答应的同时,也提出两个要求:一是需郑玉巧诞下两个皇子,刘若瑶才可生子;二是乾康帝需要从郑氏家族或其嫡系大臣家中再挑几名女子,和刘若瑶一起入宫。
让郑玉巧先诞皇子,自然是为了巩固郑玉巧的地位,也为了保证乾康帝的长子由郑家女子所出;而让乾康帝再纳其他女子入宫,则是为了分宠,避免日后乾康帝只宠刘若瑶一人。
因刘若瑶一事,与慈宁太后母子感情一向较好、对慈宁太后百依百顺的乾康帝第一次反抗慈宁太后旨意,这让慈宁太后心中对刘若瑶埋下了一根刺。
而刘若瑶入宫之后,乾康帝对其过分宠爱,对皇后郑玉巧反倒不冷不热,那几个与刘若瑶一同入宫、位分比刘若瑶高的两个妃子更是形同摆设,加上有心之人的调拨,慈宁太后对刘若瑶更为恼火,每隔个三五天将刘若瑶召过去训斥一番更是家常便饭之事。
刘若瑶有孕之后,慈宁太后有时还会将刘若瑶喊去立规矩,直至有一次,立完规矩后的刘若瑶身上见红,出现先兆流产迹象,让乾康帝动了怒。
不愿让羽翼渐丰的儿子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慈宁太后才收敛了一些,对刘若瑶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一边是生育自己、养育自己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女子,乾康帝到底也不愿意慈宁太后对刘若瑶更加不喜,便只得依照刘若瑶之言按时来上了朝。
不过,都说女子分娩是道鬼门关,特别是在鬼魅伎俩多如牛毛的皇宫,乾康帝不知见了多少他父皇的妃子在生产时一尸两命的例子。
因此,在离开之前,除了之前早就准备好的稳婆和辅助生产的医女之外,乾康帝又下旨将太医院擅长妇科的太医都召集过来,并让自己最信任的乾清宫总管太监高得柱拿着一道可以先斩后奏的圣旨守在瑶池宫,以防有何不测发生。
其实,此刻乾康帝的心情除了之前顺德公公所推测的焦灼外,还带有几分激动和期待。
尽管郑皇后之前已经给他生了两个皇子,但当时他几乎没什么感觉,而不像现在,他陪着刘若瑶一起,经历了她十月怀胎的几乎所有日子,也感受到胎儿的所有变化,从一颗太医嘴中尚未成型的小黄豆,到如今每天都会在母亲腹中拳打脚踢一番的小淘气,这让他真真切切的有了一种做父亲的真实感及喜悦感。
刘若瑶孕满三个月之后,他便让太医给她把了脉,说是个男胎。他已经计划好,待皇子诞下之后,便下旨册封刘若瑶为贵妃。
这几年,刘若瑶受了不少慈宁太后、郑皇后和其他位分比她高的嫔妃给的委屈,一些惯会看眼色的宫人也对她多有怠慢,她却从未向乾康帝抱怨过什么,也从未想过像其他嫔妃一样替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争取过什么。
在他去宠幸其他嫔妃,不来瑶池宫的日子里,她也未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温柔的守候在那里,等着他。
这让乾康帝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对刘若瑶更加怜惜,也更不忍让她伤心。
一年前,先帝大孝已满,原是到了选秀、广纳嫔妃、充实后宫的时候,但为了刘若瑶,他却一推再推。
他也想仿效慈宁太后和郑家保护郑皇后那样,待刘若瑶诞下皇子,地位稳固之后再让新人入宫。
乾康帝一边在心中策划着,一边继续心不在焉的听着大臣们的奏本。
当他听到顺德嘴里唱出的那句拖长音的“有本快奏,无本退朝”后,如同听到天籁之音一般,第一次不顾形象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丢下龙銮,拔足往瑶池宫狂奔而去。
他的身后,留下了一群不明所以、目瞪口呆的大臣,而大概知道一些所以然的国丈――郑国公郑扶林的脸色则显得非常阴沉和若有所思。
------题外话------
丫丫回来了,开新文啦,开新文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