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9、第 89 章,能工巧匠(工),黄姜,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绒负责出钱,找工匠,找顾客。钟二叔作为参与劳动的基层管理者,在染线和染布之余,就负责管理监督其余工匠。事后利润两人八二分成,李绒八、钟二叔二。

钟二叔这么些年来,自家开一个小染坊,又操心又劳累,在家里占地方不说,有时还会没有生意做。

每月平均下来,也只能赚三两多银子,比以前杨家织布为生时要好,却也只是稍好而已了。

这一年多以来,钟二叔因为有李绒的这笔生意,才算是赚了些安稳又省心的钱。

存下了得有五六十两银子,至于赚的就要稍多了。

年前时李绒说要自己开染坊,而钟二叔又已经习惯了安稳又省心的日子,盘算一番之后,就和李绒合伙了。

钟二叔想着,有杨绦照顾李绒的染线生意,又有现成的袁氏布店四份之一的染布生意,总归是不会太差的!

之后也正如钟二叔所料,李绒的染坊在开工之前,就有杨绦帮忙找的两个染色匠,以及李仙工他们自己交好的三个染色匠加入了。

开业之后,连同钟二叔在内的六个染色匠,就没有一天空闲的时候。

第一个完整的月份——三月过去,盘点账目,最后在除去房屋租金、工匠工钱和各种原材料等成本之后,李绒的染坊三月盈利有近五十两银子!

钟二叔分了两成利润,即近十两银子,他非但没比以前赚的少,反而比给李绒染线时都还赚得稍多些!

钟二叔再没有不满了,打定主意跟着李绒合伙!

李绒的染坊一开业,生意便红红火火,和杨绦说起时也很高兴:

“……再还有两三个月,我投进去的一百来两的银子,就能回本了!之后的盈利就真正是利润了。”

杨绦也很为她高兴,然后给她好一顿夸奖:“果然,绒姐真的做起事情来,丝毫不比我、不比这世间任何男子差!绒姐你真厉害!”

李绒没被白花花的银子,以及杨绦的夸奖冲昏头脑,她还是很清醒的。

尤其是在去过城南,看过杨绦的已经砌好外围围墙的小山包之后。

“我有几斤几两重,我还是知道的。”她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也知道她目前的成功,都是得益于杨绦。

除了和杨绦的生意,以及杨绦给他揽来的与袁老板的染布生意之外,她还没有完全靠自己,去开发出一笔能撑得起染坊利润的生意。

杨绦开解:“做生意都是这样的,缺不了亲朋好友以及人脉的帮助——况且这不也是你的实力吗?

慢慢地,把生意做起来之后,稍微站稳脚跟了,再去向外慢慢壮大就是。到时不就得靠你自己了?”

有杨绦这样说,李绒也不气馁了,做起事情来更是浑身是劲,心中的想法越来越明确:她不仅得多赚银子、增长底气,她还要活得比这世间大多男子,都不差多少……

……

三月份时,城南小山包的外围围墙,高一丈半的石墙,完全建成。

而杨家家里的银子,又积攒的有近三百两了……

杨绦:‘很好,又可以往水里‘扔’一笔银子了。’

于是,杨绦修完围墙会后,又开始了修建厂房!

想着索性一事不劳二主,依旧是承包给了之前修建围墙工程队,以二百五十两银子的价钱。

“唉哟!刚存起来的银子,又没有了!……”当然,李桃花依旧念叨了一通。

但她念叨又顶什么用呢?

杨绦还是那句话:“若现在半途放弃,那打水漂的钱就真沉底捞不起来了,若继续往里面扔银子,以后还能捞起来更多呢。”

有杨谚帮腔,杨温默认(虽然他反对或赞同也没多少关系),再有老爷子杨英要摆出‘见识长远’的样子,说不出反对的话来。所以最后依旧是顺利实施了。

采石伐木,挖地基、砌石墙、上房梁、垒瓦片……

耗时四个月,小山包上修建起来了一丈高的坚固石墙厂房,共计十二大间,就跟后世常见的那种温室大棚似的一层大厂房一样。以及一座用来行政办公,偶尔留宿的二进院子。

看上去好大几片的房屋,沉默又威严地地卧在小山包上,看上去甚是壮观!

厂房修建完成之后,杨家的存银就存到了近四百两之数。

可见,杨绦做布匹生意赚回来的有银子,比投到城南小山包上的银子,其实要更多。

杨绦:‘又能割一茬韭菜了。’

所以,他又打算要去平整地面了。

平整地面,不止是厂房室内的地面,还有厂房外面的地坝,以及连通各厂房以及通往外面的路面。

这项工程,杨绦依旧承包给了之前的那个工程队,以一百两银子的价钱。

到现在,李桃花虽然还是心疼钱,但或许是已经习惯了?她竟然已经开始放弃挣扎:“相比上次的二百五十两银子,这次只需一百两银子啊,呵……”

杨绦故意气人:“是啊,一百两银子呢,是不是很划算?是不是没多少?”

李桃花:“……”

等到平整地面的工程完全竣工时,就又是两个月过去了。

至此,杨绦在城南的这个小山包,就算是完全打整好了。

围墙、厂房、地面都已妥当,只要机器进厂、工人到岗,就能开工了。

但是,‘机器进厂’这一项,却并不比之前的建厂房更容易。

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纱机这两样东西,并不是花钱买,就能买得到的,之后还得费杨绦好大一番心血和精力去把它们做出来。

不过杨绦也不急,因为杨谦和杨谚还没科举脱籍呢,他可以慢慢来。

而且太快了,过早显露出它的巨大赚钱能力的话,在之后分家立户的时候,就会多出一些无谓的争论——甚至是争夺出来,毕竟财帛动人心。

李桃花他们不必在意,但杨绦不想因此与杨谚和杨谦生出嫌隙,跟甚至于和他俩兄弟决裂。真那样,他的投资不就打水漂了?那可不划算啊。

……

再一转眼,就到了永明四年的年底。

某天晚饭后的聊天消食时,杨谚说出了他的决定,他要参加第二年二月开始的童生试,并已经为此全力备战了。

而在过年之前,杨谦从京城寄来的家书里又说了,他会在明年五月份时动身回来,然后参加八月举行的秋闱乡试,试试看能不能考出一个举人功名。

这一下子,家里就有两个明年要下场科考的考生了,杨绦也就借此时机,表达了想法:

“大哥和三弟明年都要下场科考,花销会更大。尤其是大哥,乡试通过之后,还得进京去参加‘春闱’会试,虽在京中有柳大人照看,但花销总不能缺了少了。”

“所以自现在起,城南小山包上的事情,我就先搁置下来,暂时以赚钱给大哥和三弟科举为重。”

杨绦终于停止大笔花钱,老爷子首先就感到很欣慰:“老二你这样想是对的,就家里如今这三四百两银子,供你大哥和三弟科举花销,或许勉强能行。

但万一有其他事情,像是有个风寒体热,或有那样没想到的其他额外花销,恐怕就会支挪不开了。”

杨绦的这个想法,全家人都很赞同。

杨谚读书天分很高,‘神童’之名已经得到了学院先生和同窗的一致认同。传得久了,又有‘绦公子亲弟’这一层身份在,现在就连杭州城里的不少百姓,都听说过杨谚的名号了。

学院里的许多先生都断言,只要不出意外,杨谚下场就能收获一个秀才功名!毕竟就连杨谦,当时也是一举就考中了秀才的。

尽管杨谦考秀才是十七岁,杨谚如今才十二岁,小了杨谦五岁。

杨谚通过童生试,考中秀才,再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进士、当官脱籍,应该会比一般人容易很多。

至于杨谦,如今他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再者他有名师教导,之后考中进士、当官脱籍,应该也要不了多久的。

杨绦觉得,杨谦和杨谚科举脱籍的时候,绝不会遥遥无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魔道八荒

吟枫舞墨

全是送命题(重生疯狂考试)

鱼血荐

穿书女配她飒翻了

初景

岁晏长安

是阿盏啊

顶级豪婿林天徐丽丽

悠然独醉

他绝对喜欢我

今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