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俾斯麦同盟下的欧洲,光绪中华,妖熊,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5月即将期满,缔约方对同盟的兴趣都不大但随着法德危机和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意大利在俾斯麦心目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俾斯麦利用1887年2月同盟续约的机会,以支持意大利北非扩张政策为代价,加强了三国同盟内部的团结,阻止了敌对国家对意大利的拉拢,同时为奥匈对付俄国争取到了安全稳固的后方
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就为以意大利为桥梁,建立同意大利在殖民地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并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国与三国同盟国家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当时,英法间由于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后形成的埃及问题,存在尖锐矛盾布郎热运动的沙文主义鼓噪也同样针对英国英国若能在埃及问题上争取到三国同盟国家的支持,将大大加强其与法国谈判时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国在巴尔干采取一项坚定的维护现状的政策,并在近东地区调动起足以遏制法俄的力量,奥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国也就能够避免直接卷入近东事务而与俄国发生冲撞为了向英国施压,俾斯麦表示:德国在大陆上看住法国,英意就获得了行动自由,英意在北非联合遏制法国,并与奥匈合作在近东共同对付俄国,欧洲的均势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国不参加欧洲政治,势必陷于孤立,而德国也就没有理由要去反对法国在北非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原望在俾斯麦的策动下,1887年2月,英意互换照会,3月奥匈也以照会形式加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
地中海联合结成后,法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与俄国结盟政策的非现实性和危险性法国的结盟愿望越迫切,俄国的要价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满足俄国的要求,反而会招致无谓的怨恨更有甚者,还会诱发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如果法国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就需要承受与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后果11法国政府必须主动缓和法德关系,以免跌入俾斯麦设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国政府解除了布郎热的职务,法德危机趋于缓解
(三)
德国地处中欧,一面临海,三面被围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是德国外交的基石如果德俄长期对立,德国外交就是一盘死棋反之,德国就可以在东西方之间操纵自如,进退有余在俾斯麦眼里,孤立法国与联合俄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俾斯麦一方面鼓动俄国在巴尔干推行前进政策,一方面以此来动员抵制俄国扩张的地中海联合同时向深感孤立的俄国证明德国友谊的可贵俄国外相吉尔斯认为,无论是保障俄国黑海地区的安全还是解决保加利亚问题,俄国都需要保留俄德奥三皇同盟,至少要维持与德国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结盟对俄国不利,法国也不可能同俄国结盟俄国如果失去了德国,将意味着彻底孤立至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态度,正如德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当时指出的那样:“沙皇从外交政策的需要考虑,必须保持与德国的联合,从顺应民意和国内稳定考虑,他又必须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德国的憎恶”
卡托科夫3月发表的社论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皇同盟这个秘密,并予以猛烈抨击这就迫使沙皇要么放弃与德国的联合,要么公开表态支持三皇同盟,而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结局沙皇在震怒之余对卡托科夫提出惩戒卡托科夫影响的缩减,反衬出吉尔斯地位的巩固
鉴于沙皇断然拒绝续订与奥匈的条约,5月,俄德在柏林重开谈判,准备以俄德双边协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讨论中立条款时,俾斯麦试图通过全面支持俄国的近东政策诱使俄国同意,在俄奥冲突的情况下,德国有条件的中立为此俾斯麦向俄国谈判代表宣读了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文本,以期表明德国无意承担与德奥同盟条约内容相悖的义务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对中立条款涉及法奥遭缔约方进攻时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条件下,签订新约,即《再保险条约》在俾斯麦看来,条约虽然未能确保在俄德冲突的情况下俄国无条件的中立,鉴于法德两国对于1871年以来现状的不同态度,法国需要的同盟,必须是进攻性的,《再保险条约》至少排除了这种可能而法国若不能在事先争取到俄国的支持,也就不可能独自挑战德国现状、和平、德国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过《再保险条约》与先前的《德奥同盟条约》两相呼应,俾斯麦又重新确立了对德奥的双向抑制俾斯麦借此向俄奥表明,德国将始终与被进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侵略谁破坏欧洲和平,谁就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俾斯麦还必须正视另一个危险,俄国如果挑动奥匈率先发动进攻,德国将怎样应付?15围绕《再保险条约》签订问题俄国内部的争斗,沙皇立场的动摇,条约签订后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无休止的索求,使得俾斯麦对条约的价值大打折扣他对沙皇和德俄友谊的信心,从此不可挽回地动摇了
1887年7月,在违背沙皇意愿的情况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国诉诸武力的可能增强俄国报界充斥了对德国的谩骂8月,戴鲁莱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礼之机,再次访问俄国俾斯麦对时局深感忧虑俄国既已靠不住,德国必须另谋出路,以防万一175月,法俄共同迫使苏丹放弃了英国特使沃尔夫与土耳其达成的,有关英国从埃及撤军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势,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觉索尔兹伯里担心,如果奥匈因得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国妥协,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时期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孤立被动局面
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奥匈帝国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了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俄国挽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了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同时又阻遏了法俄结合,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交归根结底仍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了极至现实政治促成了德国的统一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了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了维系力对强权**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击”就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了历史上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了欧洲强权结构22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1879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了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了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了朋友23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1886年10月,俾斯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
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
1890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洲秩序也随之崩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