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章 老舍学历与出道,老舍之谜,蒋泥,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老舍之谜 !
老舍的最终学历是什么?为什么学历那样低还能出国?
照现在的学历教育看,老舍的最终学历只算得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文凭相当于中专,在校学习时间拢总11年,从1907至1918年,中间在1913年初,由于经济困难,曾退学半年,夏天才考入免费供应膳宿、制服、学费和书籍的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大学的前身),5年制。
从受教内容看,他上过两年私塾,背下许多古诗文,1909年后,转入具有半传统、半现代意义的学校,为后来读师范,广泛涉猎中国古典文学和汉族市民文学,学习用文言文写诗歌、散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他有个表舅开茶馆,他爱到小学附近的天桥蹭戏,去茶馆听说书,为“小五义”、“杨家将”、“包公案”、“苏三起解”、“水漫金山”等故事所迷,喜欢满人、汉人的乐器、拳脚、杂耍等民间文艺;自小作文和演讲都好,受到国文老师称赞,常被老师指定为低年级同学的“代课”老师。
一天,他和同学相约考完作文后去放风筝,恰好作文题目就是《说纸鸢》,老舍很快写完,看到同学不知如何下笔,就给他起了头,好早点交卷。几天后,老师孙焕文把同学的作文拿出来大加夸赞,说破题得体,很称人心,就念了那段开头语,老舍和同学偷望窃笑,被孙老师抓住,那同学只好如实招供了。孙先生听后,未发火,点头赞道,我教书多年,庆春文章奇才奇思,时至今日,没有哪一个,作文能超过他的。
这些吸收与激励,都使他可贵的文学天赋,得到了陪护、养育,终而修炼成有用之才。
当然,即使是读书,老舍也不是什么都喜欢,他小学时的同学、语言学家罗常培曾介绍说,老舍不爱读《三字经》、《百家姓》,这和现在有些天才儿童不爱学英语单词一样,它们都枯燥、干巴,如果把它们做成趣味性的“游戏”,那么,接受就相对容易多了,也不会为人所不爱了。
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只有十几分,英语和语文却是满分,最初他学英语就不是一上来先背生词,而是通过阅读林琴南翻译的外国小说,发现那里面故事情节更吸引人,学好它就不必翻译了,从而爱上英语学习的。老舍同样爱有趣、好玩的东西,不爱学起来就头疼,又毫无情趣的“知识”,像算术、绘画,为此,他不惜逃学、挨板子。
被老师打过后,即使他“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流下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量蕴蓄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
此外,家庭也发生了一些变故,为哥哥娶亲典出舒家祖坟地,三姐出嫁,姑母去世,他们生活更困难了。母亲为养家,供儿子上学,出去当过女仆,做过女工,烧饭、打扫卫生。
常常,老舍中午放学回来,母亲会内疚地说,今儿中午没饭了,他总是扭头就走,饿肚子上学,不愿看到母亲痛苦的眼神,也不想让同学知道自己没饭吃,强打精神听课。
考北京师范学校,也是他偷偷考进去的,旗人子弟很少考这样的学校。
但他没想到,学校要预交保证金10元,他犹豫再三,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起早贪黑忙了半个月,嫂子把自己结婚陪嫁的木箱子卖了才凑够。
因为穷,更因为旗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末世人”境遇,和本质上的善良,性格上他特别孤高、温厚、宽容,“软而硬”,形容举止严肃、老成,爱独自沉思,每每很悲观、抑郁。
尤其到年关时,别人家都能欢度,他的心头却满是辛酸、凄楚,给人留下了比较谨慎胆小、有点古怪和神经质的印象。
他自身的一些“病”,后来也给了笔下的人物。其所创造的最成功的三个长篇小说人物——老李、祥子、祁瑞宣,基本性格特征也都是沉郁压抑的,内心丰富而矛盾,作者以偏爱的感情写其朴拙,把自己的生活片段给了他们,让他们都具有了天然生成的超越生活环境的孤独孤高。
但老舍的光芒直到此时还是内敛的,到转入北京师范学校后才渐渐放射出来。人们常看到他演说,参加辩论会,各科都好,成为校长方唯一的得意门生。
而且,学校本就偏重古文教育,老师中有几位出色的“才子”,引导老舍对《十八家诗抄》、《陆放翁诗集》等爱不释手。在其他课上别人演题或背单词时,他总是在那里读古文,学着做诗,记住了不少典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